GB/T 10320-2011《激光设备和设施的电气安全》第5章共规定了15项型式试验,必须全部通过方可判定
设备符合电气安全要求。主要试验项目、目的及方法要点如下(按标准条款顺序归纳):
试验条件(5.1)
基准环境:温度15 ℃~35 ℃、相对湿度45 %~75 %、气压86 kPa~106 kPa;如另有湿度、振动等单项试验,
则按该条款规定的严酷等级执行。
湿度试验(5.2)
目的:验证潮湿环境下绝缘性能不降低。
方法:40 ℃、93 %RH,48 h;完成后立即进行绝缘电阻与耐压复试,应仍满足要求值。
绝缘电阻试验(5.3)
目的:检查基本绝缘/加强绝缘的电阻水平。
方法:500 V DC,施加1 min;要求Ⅰ类设备≥2 MΩ,Ⅱ类设备≥7 MΩ,加强绝缘≥20 MΩ。
电压(绝缘强度)试验(5.4)
目的:确认绝缘耐受瞬态过电压能力。
方法:按额定电压查表选取试验电压(通常1.5 kV~4 kV,50 Hz),施加1 min,不得出现击穿或重复飞弧。
框体绝缘试验(5.5)
目的:确保可触及导电件与带电件间双重/加强绝缘可靠。
方法:在可触及金属与电源之间加等效于双重绝缘的试验电压,持续1 min。
安全电路(功能绝缘)试验(5.6)
目的:验证联锁、急停等安全电路在单一故障下仍能断电。
方法:模拟开路、短路、元件失效各三次,必须每次在规定时间内切断激光电源。
泄漏电流试验(5.7)
目的:限制触电危险电流。
方法:正常/单一故障条件下,用图5网络测量可触及件对地泄漏电流;Ⅰ类≤3.5 mA,Ⅱ类≤0.25 mA。
保护接地阻抗试验(5.8)
目的:确认保护接地连续性。
方法:≥10 A交流或直流,持续≥60 s;测得PE端子到可触及金属的电阻≤0.1 Ω(不含软线电阻)。
保护导体端子试验(5.9)
目的:检查PE端子机械与电气可靠性。
方法:目视察螺纹、防松装置;再进行第8项电流测试,连接处不得出现松动、过热或劣化。
脉冲试验(5.10)
目的:模拟电网瞬态过压。
方法:1.2/50 µs–8/20 µs组合波,±2 kV(线-线)、±4 kV(线-地),各5次;试验后安全电路功能正常,
无绝缘击穿。
冲击试验(5.11)
目的:验证外壳及内部电气组件抗机械冲击。
方法:用摆锤或落锤施加5 J冲击(大质量0.5 kg×1 m)于最薄弱位置,冲击后危险带电件不应被触及,绝
缘仍有效。
跌落试验(5.12,仅便携式设备)
目的:模拟运输/使用中跌落。
方法:整机带包装1 m高,水泥地,6面各1次;拆包后绝缘电阻、耐压、泄漏电流复测合格,无裂纹、带电
件暴露。
振动试验(5.13)
目的:确认运输振动下连接可靠。
方法:正弦扫频10-55-10 Hz,振幅0.35 mm,三轴各30 min;试验后接线无松动,电气间隙/爬电距离仍达标。
内爆和炸裂试验(5.14)
目的:防止激光腔或电源电容爆炸伤人。
方法:对充气放电管、电容组等施加额定压力1.5倍或短路诱发最大内部故障;外壳不得产生危险碎片,任何开
口须用胶带法检验无飞溅物。
外部固体的进入试验(5.15)
目的:验证外壳防护等级。
方法:按GB 4208进行IP代码测试;激光产品通常要求≥IP2X(手指/φ12.5 mm球不得进入),试验后带电件不可
触及且绝缘性能保持。
以上15项为GB/T 10320-2011强制型式试验内容。出厂检验可在此基础上缩减为绝缘电阻、耐压、泄漏电流、接
地阻抗及安全电路功能五项,但需在技术条件中明确抽样方案与合格判据。若设备结构、材料或工艺有重大变更,
须重新进行全部型式试验。
返回顶部